电影《731》定档9.18: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警醒 在2025年8月3日,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正式发布消息,电影《731》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。这个消息宛如巨石投入时代的湖面,激起千层浪,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。选择在“九一八事变”纪念日上映这部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影片,无疑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,其意义深远而沉重,宛如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 。
731部队,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、最残暴的符号之一,全称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。在二战期间,他们打着“防疫给水”的幌子,实则在中国东北建立了规模庞大、设施完备的细菌战研究基地。这里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疗场所,而是一座人间炼狱。他们把活人当作实验材料,进行了无数惨无人道的实验,活体解剖、冻伤实验、毒气测试、细菌感染实验……手段之残忍、行径之恶劣,超出了人类想象力的极限。据保守估计,至少有3000名中国人、朝鲜人、苏联人等,在731部队的魔掌中失去了生命。他们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,被称为“马路大”,像蝼蚁一般在痛苦中挣扎,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黑暗深处 。 而“九一八事变”,作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,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。从这一天起,中国人民陷入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,山河破碎,生灵涂炭,整个国家在战火中呻吟,在苦难中挣扎。将《731》定档在9月18日,是将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与反人类暴行紧密相连,形成一种强大的历史回响。它提醒着我们,那段黑暗的历史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苦难,更是人性泯灭、道德沦丧的深渊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不仅要回忆起战争的爆发,更要铭记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,让“勿忘国耻”的警钟在心中长鸣 。 多年来,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否认侵略历史,对731部队的罪行更是极力掩盖、歪曲。他们篡改教科书,试图让年轻一代忘却那段罪恶的历史;他们参拜靖国神社,为战犯招魂,美化侵略行为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电影《731》的上映,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耳光,打在那些试图篡改历史的人的脸上。它以详实的史料、真实的影像,将731部队的暴行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,让世界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,让真相永远无法被掩埋。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还原,更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,是一场捍卫历史真相的正义之战 。 电影《731》的上映之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。从筹备到拍摄,历经十余年,期间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。导演赵林山带领团队,深入研究历史资料,走访多地,力求还原历史的每一个细节。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档案、文献,走访了幸存者及其后代,从那些破碎的记忆中拼凑出历史的真相。然而,影片也曾因“画面血腥”遭遇举报,被指“尺度问题”而被迫延期。但我们必须明白,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呈现的更加残酷。那些所谓的“血腥”“尺度”,正是731部队罪行的铁证,是我们不能回避、不能遗忘的历史伤痛。回避这些,就是对历史的背叛,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。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影像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电影《731》通过艺术的手法,将那段黑暗的历史搬上银幕,让更多人,尤其是年轻一代,能够直观地了解731部队的罪行。它不是在宣扬仇恨,而是在唤醒良知;不是在制造恐慌,而是在拒绝遗忘。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的伤痛,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,更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因为,只有国家强大,我们才能捍卫历史的尊严,才能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。 9月18日,当防空警报再次响起,让我们走进影院,观看《731》。在黑暗的影院中,我们将穿越时空,回到那个充满苦难与绝望的年代,感受历史的沉重与残酷。让我们在影片的光影中,聆听历史的声音,感受历史的重量,铭记那些无辜受害者的苦难与牺牲。让我们以史为鉴,面向未来,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,共同守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。因为,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,和平的珍贵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。
发布于:四川省股票配资官方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